经济合理的勘探方法是勘探速度、经济效益和勘探成果的保证。 勘探手段的选择应根据地形、地质、物理条件和经济条件,因地制宜地进行配置和组合。
在基岩裸露或半裸露地区,应充分利用航空地质调查、地质填图、探槽、探井、小煤矿调查等手段,在地面地质工作的基础上,适当运用钻探、测井等手段;对地形、物性条件好的覆盖区,首先进行地面物探,在物探成果的基础上安排钻探,并辅以测井等手段;一般在物性差、大方煤矿勘察工程施工 达不到实际效果的掩蔽区采用钻测井结合等手段;在地质地形条件复杂的山区,在做好地面地质工作的基础上,采用浅层物探和少量深部钻探相结合的方法。
勘探项目的网络度和密度主要取决于地质 大方煤矿勘察工程 的复杂程度和勘探精度的要求。根据现行规范,钻探工程的基本线距为750 ~ 1000m,露天煤矿在构造简单、煤层稳定的情况下,勘探线距应相应增加一倍。乙类和丙类保护区的线间距依次放宽1倍;和复杂煤层条件,基本线距可相应加密,大方煤矿勘察工程公司但一般不小于250米,露天矿为125米;地面物探的基本线距一般应为钻孔线距的1/2。 勘探线剖面是煤炭勘探的主要方法。勘探线剖面的布置一般应垂直于地层走向或主构造线方向。各种勘探项目原则上应布置在勘探线上,以有效揭示和反映地质成果。
勘探线可分为优势勘探线和基础勘探线。优势勘探线是通过集约化勘探项目控制和揭露煤层和构造的变化,应优先建设;基本勘探线的设置是为了全面控制和揭露勘探区的地质条件。线路上勘探钻孔之间的距离一般小于线路距离。为了发现和控制某些地质问题,结合矿井设计的具体需要,该工程称为加密工程。